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醉眼看金庸 孔庆东 > 附录 金庸谈金庸(第1页)

附录 金庸谈金庸(第1页)

年轻时读些什么书

我小时候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我曾祖有两个儿子,我祖是大儿子,住在一座大宅子的东半部,我叔祖住在大宅的西半部。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皇帝给我祖先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我祖有三个儿子,我亲第三,他还有两个哥哥。叔祖去世得早,留下四个孙儿。这些堂兄、堂姐都比我年纪大很多,他们都喜huan读小说。我哥哥查良铿学习古典文学和新文学。在海上上大学,他花费不少钱买书,常常得饭钱也不够,受到我亲严厉责备。他买的书有茅盾、鲁迅、巴金、老舍等人的著作。我家和各位伯、堂兄、堂姐等人所拥有的书是互相通的,大家借来借去。所以我在小学期间,读过的小说就已不少。我亲、亲见我一天到晚地看书,不喜huan游玩运动,体衰弱,很是担忧,常带我到野外去放纸鸢、骑自行车,但我只敷衍了事地玩一下,又去读小说了。我上的小学,图书馆里书籍也相当丰富,老师们很鼓励生学读课外书。我记得有一位姓傅的老师,特地借出他珍蔵的《小妇人》、《好qi2子》、《小男儿》三部书给阅读。这三部书的译者郑晓沧先生是国美留生学,是我故乡海宁的出名文人,大家以他为荣,因此,这三部外国书在我故乡竟相当行。我年轻时代最爱读的三部书是《浒传》、《三国演义》,以及法国大仲马的《三个火qiang手》及其续集。还有一部法国小说《十五小豪杰》我印象也很深,是15个法国少年航海及在荒岛历险的故事。

文学的想象力是从哪里发芽的

我以为,文学的想象力是天赋的,故事的组织力也是天赋的。同样一个故事,我向qi2子、儿、外孙儿讲述时,就比别人讲得彩动听得多,我可以把平平无奇的一件小事,加上许多幻想而说成一件大奇事。我qi2子常笑我:“又在作故事啦!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则由于多读书及后天的努力。

十五岁出第一本畅销书

《献给投考初中者》那本书,內容平凡,只是搜集了当时许多中学校的招试考题,加以分析解答,同时用一种易于翻查的方式来编辑,出版得到很大成功。我们在浙江南部的丽出版,书籍一直行销到福建、江西、安徽各地。这本书的收益,支持我们合作的三人顺利从中毕业,再到重庆去进大学。这本书和文学修养无关,而是商业上的成功。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表示我能了解到消费者的需要,用简捷的方式来満他们。以后我创办《明报》而得到成功,大概就源于这种悉读者心理的直觉能力。

我中一年级时,在学校壁报上撰文讽训导主任沈乃昌先生而被开除,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危机之一。因为给学校开除,不但失却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连吃饭、住宿的生活也发生问题,后来终于在原校长张印通先生及旧同学好友余兆文君的帮助下进衢州中学,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难。“不怕重大庒力而在文字中畅所yu言”这也是后来所以得到成功的一个主要关键。

我怎样当上编辑

我编过报纸的副刊,要处理、编辑,同时自己撰写关于电影与戏剧的稿件,我对影艺本是门外汉,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每天如痴如狂地阅读电影与艺术的理论书,终于在相当短的时期內成为这方面的“半专家”没有实践的经验,但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对重要戏剧、电影的了解与认识,已超过了普通的电影或戏剧工作者。从此以后“即学即用”便成为我主要的工作方法。不shu悉我的人以为我学问渊博、知识面极广。其实我的方法是,若有需要,立即去学,把“不懂”变作“稍懂”使得自己从“外行”转为“半內行”

(摘自《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京北大学出版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剑来与雪中:剑心刀魂  诡道度厄:我在诡异世界超度成神  芙蓉国(下)  订婚被背刺,你回来求我干什么?  末世之氪金系统  新星  舂梦·女词人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47楼207  脍炙英雄  龙年档案  少年飘泊者  反派:从傀儡皇子到风流帝王!  夜与昼  衰与荣  神鬼复苏:自山海经开始降临人间  芙蓉国(上)  童话人格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